行业权威-专业团队一站式购墓
行业权威-专业团队一站式购墓收藏本站
  • 济南陵园网
  • 400-6633-098

    0531-82988098

  • 1对1购墓讲解
  • 免费专车一天看多家
  • 多重优惠
  • 精美礼品
  • 全套服务

400-005-1058

国际视野+人文理念 福寿园内地探索生态殡葬

国际视野+人文理念  福寿园内地探索生态殡葬

近年来,国人在这样的特别日子,除了难免的淡淡哀伤,也多出了些许对自身未来的担忧——今夕君驱归故土,他朝吾体也相同。在千百年来始终崇尚“入土为安”的中国,因为耕地减少、人口老龄化、自然死亡率上升,今天的生者将来的躯体是否会“无地可葬”?面对民众的现实需求和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大政方针的矛盾,国内的殡葬业如何破解?

通过走访内地首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殡葬企业福寿园,倾听福寿园业内人士详解全新的生态殡葬概念。借助海外上市带来的国际化平台和理念,结合扎根内地的传统文化优势,福寿园现已逐步探索出一些全新的殡葬理念和途径,在缓解民众担忧的同时,也呼应了“美丽中国”国家战略。

海葬.png

传统文化逐渐“无处安放”

2016年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《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》,这是在中国政府倡导绿色殡葬多年后,进一步对探索新的殡葬方式给出政策支持和指导。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、福寿园国际集团执行董事兼总裁王计生在专访时介绍,倡导绿色殡葬、生态殡葬,是现实国情决定的。

国土资源部的调查结果显示,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减少到1.41亩。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,我国自2000年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,自然死亡率呈上升趋势,每年死亡人数约为900多万人。以上海为例,上海的经营性墓地还有大约2000多亩,而每年死亡人口约11万,按照现在的殡葬用地速度一年100亩使用量计算,只能够维持20年。为了避免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窘境,上海自本世纪以来已经不再增加公墓用地,而在南京等其他城市也有20年没有批过公墓用地。

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伊华表示,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有“入土为安”、“厚葬行孝”的传统,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对殡葬用地的需求。尽管一个多世纪以来,国内殡葬在形式和面积上已经有了转变,土葬改为火葬、人均面积从6平方米缩减到可以不足0.1平方米,家族墓地转变为个体落葬或是合葬,但墓地依然供不应求。

绿色殡葬已成国际主流

伊华认为,九部委的联合发文,也是让殡葬业接轨国际的有力举措。一方面,紧迫的土地需求加上必然带来的市场激烈反应,迫使传统殡葬方式加速改革。另一方面,从世界范围内看,节地、环保、低碳的绿色殡葬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主流葬式。美国公墓的主流样式为草坪式,每个墓只有一块铜牌平卧在草坪上;英国自19世纪70年代就提倡不保留骨灰,其对骨灰 处理方法是多样化的,而且只保留10年;韩国是推行绿色殡葬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,散骨葬(节地葬式)、奉安葬(室内壁式葬)的比例近50%。此外,国际同行们还在不断探索更加节地、环保的前沿葬式,比如水焚葬(加热成为液体用于生态系统再循环)、太空葬(骨灰通过火箭送入太空)、钻石葬(钻石饰品储存人体DNA)等。

一个比较尴尬的现状是,尽管国内推行绿色殡葬也已多年,但相对来说,外国的主流葬式在目前的中国还是非主流的。仍以上海为例,推行绿色殡葬已经超过十年,但目前依然是“80191”的格局,即传统葬式占八成,节地葬式仅占19%,剩余1%为海葬。上海各大公墓积压的节地产品库存量多达数万个。业内人士认为,这固然与传统殡葬理念在国人中根深蒂固有关,但也与宣传与推广力度不够不无关系。王计生认为,作为关键角色的殡葬企业和殡葬业者,若是能打造出既有环保节地理念,又得到广大客户认同和欢迎的绿色葬式产品,对于改变国人的传统观念能起到积极作用。正因如此,福寿园在二十余年间一直在不断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接轨国际。“老百姓是很实在的,他们往往是先有对产品的接受,后有对理念的认同”。

求解“无解”之题

毫无疑问,当下摆在国人眼前的,是一道看似无解的难题:政府不断采取费用减免和补贴等方式,推广节地环保的丧葬方式,但民间依然固守传统习俗。即便墓地价格较高,但花费少又环保的绿色殡葬式仍被大多数人认为“愧对先人”。

为了破解这样的难题,福寿园采取的思路如大禹治水,即并不一味依靠“堵”,向消费者单纯灌输传统葬式的弊端,而是寻找多种途径“疏”。王计生说,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,这些年福寿园都在不间断求新求变。一方面,引入和借鉴国外同行的先进理念和经验,另一方面结合中国国情切实调研消费者心理和需求,逐步引导他们自然而然的认识到绿色殡葬优势。

service1.jpg

王计生说,在硬件设计方面,福寿园率先在国内改革墓园形象。众所周知,欧洲在世界上首先推动“墓园运动”,把墓地变成一座座美丽迷人的园林,让人不再感到阴森和恐惧。至今,不少欧洲的墓园更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受到全世界的推崇和向往。这样的理念也被福寿园吸收借鉴。在上世界九十年代中期建园之初,就创设性变墓园为公园,墓碑个体则追求艺术化,增加文化气息。“艺术墓提升了单位面积的人文含量和记忆含量,也改变了过去客户买墓地以大为尊的思维模式”。谈到九部委倡导的生态殡葬,王计生说,绿色环保只是一个大的概念,作为殡葬行业者必然需要结合客户需求设计出不同的个体产品。其实早在政府发文之前,福寿园就已经推出了多款产品共选择:树葬、花坛葬、草坪葬、壁葬、室内葬……

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,不能让消费者,特别是中国人感觉到绿色殡葬的简约等于“薄葬”,必须不断丰富和深化其中的人文内涵。

重文化内涵

伊华表示,多年前福寿园就在设计产品时首要考虑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。各类蕴含丰富主题的生态产品也应运而生。

在上海福寿园,有一片“希爱林”,是他们与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一起营造的,已经超过10年历史。“希爱”之名源于谐音“CA”(“癌症”的英文缩写),也寓意着“希望”和“博爱”。希爱林占地225平方米,分为三个节地园区,并在2007年全国率先以群体形象倡议节地、环保的花坛葬,一个占地14平方米的扇形花坛就可以落葬255人,平均人均占地仅0.05平方米,收到了癌症患者特别是困难群体的欢迎。

在安徽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,他们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设计出“森林葬”,将逝者骨灰通过可降解生态骨灰罐深埋入地下,随时间的流逝回归大地。伊华说,这就在满足国人“入土为安”传统习俗的前提下实现土地的重复使用;逝者姓名将统一刻在森林葬纪念碑的副碑之上,用以寄托思念。森林葬式不仅节约土地资源,更象征着生命的尊严和价值,寓意生命如树长青,思念如根深系,充分体现出自然中的生死共享。

近期,上海福寿园常智园又首次与国际同步推出最新节地葬式——澳大利亚生态林葬。此外,他们还先后创设了“节地艺术墓”——把占地面积0.5平方米左右的墓打造出古琴、书本、绘画甚至一个简单的几何造型,凝结了生命的精彩瞬间,无声讲述墓主的故事。


王计生说,国家政策的支持让生态殡葬成为行业发展的大势。由于起步较早,理念超前,使得福寿园成为内地生态墓葬的领先企业。作为殡葬业者,不能仅追求企业自身的盈利,更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意识,追求一种良性循环。

微信图片_20190603231341.jpg






扫一扫

关注济南陵园网微信
了解更多殡葬知识

了解更多殡葬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