殡葬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、走向文明的标志,既有遗体处置功能,也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精神文化活动。其中,涉及殡、葬、祭各环节的殡葬礼俗在彰显逝者生命意义、安顿生者情感心灵、传承优秀文化、进行道德教化和生命教育、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。殡葬礼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既有精华,也有糟粕,还有因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而逐渐萎缩消失的部分。因此,坚持破立结合、去伪存真,传承优秀殡葬礼俗,摒弃殡葬陋习具有重要意义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殡葬移风易俗,将其作为脱贫攻坚重要手段、文化建设重要内容予以推进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,旗帜鲜明把反对铺张浪费、反对婚丧大操大办、抵制封建迷信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,推动移风易俗,树立文明乡风。”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》,对殡葬改革提出明确要求。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》和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—2022年)》也均就“遏制相互攀比、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,深化农村殡葬改革”等作出部署,这些都为做好新时代殡葬礼俗改革、推进移风易俗指明了前进方向。实践表明,推进殡葬礼俗改革是破除传统治丧陋习、减轻群众丧葬负担的重要途径,是创新殡葬服务模式,为群众提供温暖、贴心、人文、绿色殡葬服务的客观需要,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、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,应以尊重生命、惠民公益、绿色文明为导向,春风化雨、久久为功地做好殡葬礼俗改革工作。
推进殡葬礼俗改革是一项复杂敏感的系统工程,是长期艰巨的任务。近年来,指导各地综合施策、多点发力,殡葬礼俗改革取得一定进展。
一是进一步明确殡葬礼俗改革方向。坚持革除丧葬陋俗,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方向不动摇。同时,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意见,深化对殡葬本质的认识和对殡葬改革的认识,进一步强调满足公民殡葬需求、维护逝者尊严和传承发展优秀殡葬文化的重要性,在礼俗改革上正确处理“破与立”、“繁与简”、传统与现代、服务与执法、统一性和个性化的关系,反对只破不立、只强制不服务、简单粗暴、“一刀切”、“运动式”等做法,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、印发文件提出要求,并在修订《殡葬管理条例》过程中予以体现。
二是推进殡葬礼俗改革探索实践。民政部部署开展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,将“深化殡葬移风易俗”、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”作为重要内容,鼓励试点地区积极探索礼俗改革的有效方式。全国许多地方加强红白理事会建设,制定规范丧事办理的村规民约,把防止大操大办和尊重习俗相结合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山东沂水县在以免费服务为核心的“全民惠葬”基础上,推行“厚养礼葬”,创造性地由村委会或红白理事会给每一位逝者举办追思会,既体现了对村民的尊重,又落实了丧事简办要求,受到群众欢迎。
三是注重发挥殡葬服务机构作用。制定发布《殡葬接待服务》、《遗体告别服务》、《遗体火化服务》、《公墓安葬服务》、《公墓祭扫服务》等多项行业标准,指导殡葬服务机构提升服务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,强化殡葬礼仪服务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。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文,提倡把殡仪馆、公墓等殡葬服务机构建设成生命文化教育基地,打造为优秀殡葬文化传承平台,目前,已有部分殡仪馆、公墓被当地命名为生命文化教育基地。清明节期间,全国很多殡葬服务机构举办“开放日”、“体验日”等活动,引导公众体验生命文化教育。北京等地在进行公益性海葬等生态安葬活动时,为逝者举办庄严隆重的礼仪仪式,传递人文关怀,彰显生命尊严价值。
更多资讯关注 济南陵园网
www.jnmudi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