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以人为本原则
陵园的规划设计要遵循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,即强调人的主体地位,关心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,注重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。在陵园的设计中,具体体现为:墓葬单元大小相仿,体现对待逝者的平等性;在空间规划上没有等级,按照一致原则,自然有机划分;允许在不影响总体规划的视觉效果的情况下,实现单体墓穴的个性化设计,满足人们需求的差异性。在陵园空间的创造中,要运用生态学理论规划造景,营造更加合理的空间。
殡葬时,应考虑不同民族、不同文化、不同年龄、不同风俗习惯、不同宗教信仰的社会成员的要求,提供多种安葬方式,注重“以人为本”理念的实施,体现自然、有地域特色、个性化的陵园环境。
2.自然优先原则
陵园设计要首先考虑基址的气候、地形地貌、植被及野生动物等生态要素特征,强调陵园与场地的融合,遵循因地制宜原则,充分利用自然环境、地形等因素加以人工规划,维护场所的健康运行。要避免为单纯追求宏大的气势和营造英伟气概的氛围而浪费财力、物力、资源的行为,园区绿化尽量选用在当地生长良好的乡土树种。
3.园林化设计原则
由于我国民众普遍对死亡持有回避心理,除了故人的忌日、清明节外,人们很少走进陵园,在情感上对陵园有疏离感。而在欧美,著名的公墓已成为旅游胜地。因此,陵园植物造景要以自然为师,运用自然山水、地形、建筑、植物等造园要素和手法,为逝者提供回归自然的场所,缓解祭祀者的哀伤情绪,使优美的环境发挥墓地和公园的双重作用,使其成为逝者的净土、生者的净园。
4.情感化设计原则
作为文化景观的陵园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,它是人类寄托情感的场所,其情感和精神功能尤为突出,因而也是重要的精神景观。它始终作为一种人类精神和情感的载体而存在。
从情感抒发的角度看,现代墓园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几个特征:第一,陵园不再是一个孤立、有边界的特殊场所,它融合于城郊自然景观。第二,陵园形象转向明朗温馨,从单纯的安置墓穴墓碑的场所转向公园化的休闲绿地。第三,建园模式从封闭转向开放,注重情感、文化氛围的营造。第四,墓地的功能性多样化。现代陵园、纪念性建筑、墓地于一体,并与文化、教育、生态建设相结合,成为园林式陵园。
5.传承文化原则
展示文化和传承文化是陵园形象的基础。形形色色的墓志铭似乎可以让人看到墓主人生前的样子,或睿智,或达观,或俏皮,或忧郁,成为先人精神财富的展示地,特别是名人墓更能给人以生命的感悟,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。另外,陵园所在地域的特色文化也是陵园文化的组成部分。现代陵园将当地地域文化的人文、建筑、民族风情、习俗等无形的资源转化为有形的景观形象,实现自然景观、人文景观与陵园的有机结合。
http://www.jnmudi.com